
陈杨,男,汉族,1995年1月生,预备党员,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经济系国贸专业2014级学生。
自立自强,为自己加油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有4口人,父亲在他十五岁那年就患了重病,这么多年来看病、吃药花掉了家里不少钱;母亲已年过半百,独挑起家庭重担,加上他和姐姐两个人都在上学,再次给家里带来经济压力。那时的他就明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学会了洗衣、做饭,成为母亲的小助手。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打压住这根不愿屈折的脊梁,上了大学后,在开始大学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了兼职生活,发传单、促销、摆地摊、服务员、家教等。寒风中穿梭在这个城市大街小巷,没有人去可怜他的瑟瑟发抖,一天下来拖着疲惫身体去领几十块钱工资,还被老板说效率不高,这所有的苦都要忍着,它将成为成长路上的积淀。多少个寒暑假,同学们收拾行李奔上回家路途,而他只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工作;其实他也想和家人呆在一起,想着要给母亲减轻经济压力,还是做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时常让他感到开心的是用努力换来的血汗钱,给父母买几件衣服、自己承担学费、生活费。然而人生就是这样,你困苦着但你努力着,生命就有希望、拼搏才有生命、努力才有未来。
他是同学们心中的榜样,不仅在学习上还是与人相处上都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他担负起宿舍长一职,在室友心中他就是个活雷锋,常常与他们交流各自的理想,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他人的短处。在宿舍集体活动中我们都是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最终评为“院级文明宿舍”;在班内他也是很乐意帮助同学,积极参与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
从进入大学起,一直把学习放在首位,清晰意识到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因此,他始终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积极投入到各门课程之中,给自己一个明确学习目标和端正学习态度;有时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认真做好笔记,拥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他的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第一、专业前三,先后获得“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四个学期的校内“一等奖学金”、“第六届诚信自强之星”等,好成绩和荣誉从来都不曾影响他一贯谦逊与脚踏实地人生态度。
爱心不停,公益事业一直在路上
自入大学来,他就投身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爱心社的活动,与身边的同学一起走进新乡市的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有时会拿出自己一星期的生活费买些饼干、糖果,看望那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让他们去感受社会正能量存在的喜悦。2016年3月—6月积极投入到留守儿童的学习中,为他们传递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他积极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依靠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染和帮助很多参与活动的人,先后也带领学弟学妹们参加各种兼职活动,使他们懂得每一分钱来的都不易。但他也深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服务社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服务社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争得任何个人荣誉,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和组织,从而得到个人价值的升华。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必将把志愿者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时刻铭记在心,努力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发光发亮。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贡献社会,成就自我。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心,将会走出一条“公益、文明、富强”的中国梦之路。


有爱就有希望 爱心铸就辉煌
爱之花开的地方 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人生路漫漫,但是他相信自立自强、热心善良、敢于拼搏、助人为乐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精彩飞扬的。虽然生活给了他许多的不幸,但他并不憎恨生活,也不抱怨父母,从中领悟到生命意义在于自强不息在于努力拼搏。做为一名受到国家和学校资助的贫困生,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和学校,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人的一生没有最高层次目标,只要更高层次追求,人只有不断向更高层次目标追求,才会不断进步、发展;上天给了他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他将用一生去奋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