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 社会实践,是文法学院学子以青春之名与故土的深情对话。他们带着专业所学与赤子之心奔赴基层,或在乡村地头倾听民声、传承红色文化,或在敬老院用陪伴温暖岁月,或在艺术馆守护文化脉动、关怀青少年心灵。每一份行动都饱含对家乡的热爱,每一次付出都彰显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绽放别样光彩。
中文245贾宇灿
暑假期间,贾宇灿同学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镇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贾宇灿同学和村民们聊天时,听他们讲生活的点滴、谈家乡的变化,才发现乡村并非停滞不前的角落,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家园。 此外,借助红色文化墙,讲述先辈故事,开展文化传承教育。

贾宇灿同学表示:“这次返家乡实践,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旅程。在基层服务里,我用行动传递爱,也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欢笑。乡村调研让我看见乡土的深厚,文化传承更赋予我使命感。以爱为帆,逐光而行,我愿继续扎根基层,把青春力量注入家乡土地,让微光点亮更多美好。”
中文241胡佳欣
夏日的阳光铺满返乡路,社会实践的意义在敬老院之行中愈发清晰。7月21日,胡佳欣同学在延津县东屯镇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陪老人唠家常,听岁月沉淀的故事,帮着整理房间、给绿植浇水,老人脸上的笑意,让付出有了温暖重量 。

胡佳欣同学表示:“这次敬老院实践,是心灵的洗礼。老人们的经历,让我懂传承与感恩,也深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未来,愿以更多行动,传递温暖,让这份对长辈的敬意与关爱,成为成长路上的光 。”
中文2310薛雯戈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可以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内化为自身的品格特质。暑气未消,然假期已悄然走过半程。薛雯戈同学于暑假期间在新乡市卫辉市群众艺术馆当志愿者,协助开展文化活动,聆听观众对艺术最质朴的共鸣;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以爱为帆,在基层实践中逐光成长。

薛雯戈同学表示:“在卫辉市群艺馆实践期间,我得以深度浸润文化现场,触摸到文化传承的温度。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典藏,而是涌动于民间的鲜活脉动。2025年7月22日,我有幸参与卫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走进社区的活动。倾听他们的烦恼,明白了青春困惑需要被温柔接住。这些基层实践,是以爱为帆的旅程,这份触动,将长久伴随我前行,让我在服务中看见光、成为光,收获成长与感动。”
(初审|李婉鑫 复审|朱青 终审|刘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