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 社会实践,是新时代大学生用青春担当连接故土的生动实践。他们带着学识与热忱回到成长的地方,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挥洒汗水,在便民服务的窗口传递温暖,在文化传承的课堂播撒希望。每一份付出都凝聚着对家乡的深情,每一次行动都书写着青春与责任的答卷。
法学243南博文
暑假里,南博文同学投身2025唐河县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担任滨河街道办事处乡村振兴助理。当踏上乡村土地的那一刻,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南博文同学知道,这里会书写专属于他的独特故事。

南博文同学表示:“在乡村这段日子,我明白了乡村振兴是关乎万家灯火的大业,基层工作得在细碎里坚守、在繁琐中深耕,不容易却意义重大。亲身参与其中,也让我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深刻认知,政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作乡村道路拓宽、产业扶持补贴这些实际举措,实实在在滋养着乡村发展。这次实践,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新规划,我愿用自己所学回馈乡土,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闪闪发亮。”
中文223柴默寒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参加基层社会实践活动,是青春与责任的双向奔赴。在暑假,柴默寒同学积极参加周口市郸城县洺南便民服务工作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和电子软件进行工作,制作表格,提高工作效率,并与办理业务的老人耐心沟通,帮助他们梳理办理流程,除此之外,还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设计宣传文案,宣传社区政策。

柴默寒同学表示:“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会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懂得如何有效沟通与协作,这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大学生涯中的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中文245王澜茜
在乡村的日子里,王澜茜同学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北蒙街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王澜茜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组织知识课堂,用趣味讲解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窗户;借助红色文化墙,讲述先辈故事,开展文化传承教育。每一次互动中,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与向往,都让王澜茜同学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在乡村的孩子心中,同样装着对世界的探索欲和对文化的敬畏心。

王澜茜同学表示:“这次返家乡实践,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旅程。在基层服务里,我用行动传递爱,也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欢笑。乡村调研让我看见乡土的深厚,文化传承更赋予我使命感。以爱为帆,逐光而行,我愿继续扎根基层,把青春力量注入家乡土地,让微光点亮更多美好。”
(初审|李婉鑫 复审|朱青 终审|刘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