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
主要人员介绍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虚拟教研室 >> 主要人员介绍

陈广文,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书记。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首届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9项。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2门。是动物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生物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带头人。在SCI源期刊等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赵一鹏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硕士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办园艺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评估专家、河南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咨询专家。主要讲授园林树木学、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从事园艺植物离体快繁技术、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环境保护部、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职教师资卓越计划、河南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研究课题10多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等收录16出版《Advances in Plant Biotechnology》等著作及教材5部。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访问交流。为巴基斯坦、纳米比亚政府官员开展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培训120多人。

 

牛立元,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曾任河南科技学院校实验中心主任、教务处常务副处长、资产处处长等管理职务。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生化、高级生物化学等本科及硕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小麦超高产生理及抗倒伏评价模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10项,参与完成豫麦32”豫麦54”矮抗58”小麦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其中抗病虫高产小麦豫麦54”的综合研究与推广利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麦类作物学报》、《Plant and Soil》、《Field Crop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公开出版《高产抗倒伏小麦选育及评价方法》专著及教材等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等12项。

 

王淑云,副教授,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讲《基础生态学》、《普通动物学》、《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曾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撰写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获校文明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贾文庆,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牡丹等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收集保存牡丹、芍药种质资源200余份,堇菜属野生资源20余份。成功建立了牡丹等10多种观赏植物的组培高效再生体系,20多种观赏植物花粉的保存及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案,突破了牡丹远缘杂交关键技术,为资源创新与利用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在多省市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 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主编《牡丹生产技术》、《园艺植物生产技术》等学术著作5部。培育牡丹新品种8个,三色堇新品种3个。主讲本科生《园林植物学》、《花卉学》和研究生《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植物生物学与显微技术》等课程。

周修任,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6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专业,2003年至200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主讲《植物学》、《中药资源学》等课程。从事植物发育、分类和中草药栽培工作。在中外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多项,主编或参编教材或专著多项。

 

孙士咏,女,中共党员,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植物学》和《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从事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方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中央级科研院所项目1项;参与完成河南省教育厅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植物新品种授权2项;出版著作1部。获“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年度考核优秀”、“文明教师”等荣誉。

胡喜巧,女,硕士,河南科技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红花种质资源开发、红花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工作。近年来,获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人物,河南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校级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3项,培育百农红花1号、百农红花2号、百农红花3号新品种3个,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参加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2项,《新乡红花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和《新乡红花种质资源整理与芽菜生产技术研究》获省级成果奖2项,成立了“新乡市红花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食品原料红花苗系列怀药校企研发中心”。编写出版《辉县市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与保护》等著作3部,在《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土壤通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制新乡市地方标准多项。

唐超智,副教授,生物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硕士生导师1998.09-2002.07,就读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09-2005.06,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09-2015.06,就读河南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06-今,就职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主讲《免疫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论》等课程。主持省部级项目8项,参加国家基金2项,发表SCI期刊学术论文11篇,教育教学研究核心期刊论文8篇。

罗未蓉19818月生,士,。讲测量学》、《工程测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先后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新乡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指导校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1项,发表论文10篇,参编1部,参与完成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3,培育新品种1

师学珍,女,19741月生,山西省祁县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讲师。长期从事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及作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工作,"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参与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二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土壤与肥料》、《贵州农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二项。

陈红芝,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学院教师,主要承担植物学、植物资源学、观赏植物学、园林花卉学等课程。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厅级成果奖三等奖四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核心论文4篇,著作3部,近五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效果优秀9次。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创业指导师,新乡市名教师质量奖、校文明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常景玲,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生物发酵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酵素分委会委员;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综合组委员等。曾任新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制药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与生物工程学科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市厅级以上成果1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D-核糖发酵工艺研究》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肌苷系列产品》获河南省首届兴豫杯名优特新优秀奖、《肌苷新工艺研究》获河南省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等;《活性干酵母直接转化人参皂苷的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讲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获河南省精品课程,《生物工艺学》获校级精品课程。

 

赵瑞玲,女,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新乡工程学院副校长牵头负责完成新乡国际商务中心、河南师大附中实验学校、河南省重点工程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9个项目的实施工作主讲《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社科联课题《南太行文旅融合下的商业环境设计提升策略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研究》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师范生全过程全场域师德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工作;《民办高校园林专业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工程学院为例》获得创新应用类二等奖。与团队成员合作发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商业木事创新路径研究》、《地域文化视角下民宿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思考》、《课程思政视域下生物科学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研究》等多篇论文。

 

周岩,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9月至20052月在英国NORMAN BORLAUG植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4月至2014年到美国乔治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曾担任河南科技学院生科院副院长,新乡市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理事长,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组学领域科研、教学工作。长期从事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出版专著3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及河南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王永刚,讲师,主讲《植物学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主要从事甘薯组培苗的离体生长动态及其规律研究。参与河南省线上精品课程一门、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奖一项,主持和参与市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3篇,获校文明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教师,多年从事药用真菌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2019年主持横向项目清丰县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技术体系的研究(二),2020年主持横向项目获嘉香菇产业二区制产业化技术体系2021年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水帘岩棉大棚与配套技术在香菇(花菇)生产中的应用 2019年和2021年在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考核中,考核结果为优秀。2020年获批新乡市地方标准香菇生产技术规程2019年参与申报并通过百农红花1号新品种,2021年参与申报并通过百农金银花1号、百农金银花2号新品种。2023年主持百农红花3号新品种。2017-2023年指导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项、大学生百农英才创新项目2项。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创业组二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拨赛二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毅植杯华中片区赛二等奖。

代磊,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