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生物工程学院关于组织开展 “第二十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院赛通知

发布人:生物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次数:


生物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数字设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更是我国第一个将比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第一个免费为参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与存证的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一、竞赛程序与时间安排

1. 报名及截稿时间

时间:2025年10月20日-2026年6月30日17:00止(系统关闭)

报名网址:https://www.cdec.org.cn/(注:唯一报名渠道)。

2. 作品初审及校级赛与区域赛

时间:2026年7月1日8:00-7月5日17:00止(系统关闭);2026年7月8-20日17:00止(系统关闭)

4. 国赛通讯评审及会评

时间:2026年7月24-30日17:00止(系统关闭 )

5. 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时间:2026年8月25日之前


二、参赛具体事项

1. 参赛对象

学生单元(团队/个人): (1)高职组 (2)本科组 (3)研究生组

教师单元(团队/个人): 在校教师

2. 组队方式

参赛团队由1—8名学生构成

3. 指导老师

作品由参赛团队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0-3名指导教师进行学术指导。

4. 作品形式与赛道

静态作品: 提交格式为JPG、GIF或PN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提交张数不限。如需做成展板,标准竖版A3尺寸 (297mm x 420mm)。 动态作品: 视频长度2-10分钟,视频大小不超过2G,清晰度不低于1080P,横屏竖屏均可。视频编码:H.264、H.265,视频格式:MP4,并提交作品宣传图4张。

赛道分为常规赛道和专项赛道

常规赛道:


数字艺术教育方向

面向高校与数字艺术相关领域,所从事的相关专业的创作内容。突出学术性、系统性及

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此类内容会存在一定交叉性,选报指向突出各高校在专业分布上

的特点,以及对专业的理解认知。

>视传应用类

>动画短片类

>漫画插画类

>数智影像类

>数字摄影类

>思辨艺术类

>艺术疗愈类



数字艺术社会服务方向

突出社会服务意识,关注国家、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导向,体现数字艺术在改进、提升

社会机能发展中的作用。例如:西部、乡村、文化自信、区域特色等。

>高阶文明类

>认知境界类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生态空间设

计类

>数字化素养类

>大爱中国类

>社会创新类

>数字生态图谱类

>创艺科普类

> AI情感陪伴装置类

数字艺术实践探索方向

突出技术的深度认知带有极强的技术创新性,此类可能与社会服务有一定交叉,关键区

别在于,社会服务更多体现在系统性的以美化育社会的目的,而实践探索突出新思维、

新方法、新技术、新视角,发现未见。

>符号化IP产品类

>海洋文化类

>中国风传统文化类

>交通艺术类

>时尚生活类

>数字应用新场景类

>文化遗产类

>一带一路类


专项赛道


投稿类别及承办单位


“河马杯”大学生微短剧专项赛

(北京点众科技)

南康跨境家具设计专项赛

(江西璞瑞康)

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专项赛

(华东理工大学)


乡村旅游设计专项赛

(武汉商学院)

青瞳数字造梦类

(上海青瞳视觉科技)

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

(上海音乐学院)


“大医杯”数字艺术医学绘图专项赛

(大连医科大学)

AIGC专项大赛(智谱清言)

超高清8K类专项大赛(四川传媒学院)


特殊教育专项大赛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5. 作品所有权

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除特别说明外,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不拥有参赛作品所有权。

6. 晋级名额

每个类别可分别晋级20件作品,最多480件,研究生/本科/高职,均单独计算。

三、联系方式

院赛通知QQ群:1067998056

4


  • 附件【通知(1).pdf】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