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师资介绍 >> 正文

师资介绍

发布人:生物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次数:

陈广文,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书记。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首届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9项。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2门。是“动物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生物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带头人。在SCI源期刊等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赵一鹏,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硕士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办园艺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评估专家、河南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咨询专家。主要讲授园林树木学、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从事园艺植物离体快繁技术、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环境保护部、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职教师资卓越计划、河南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研究课题10多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等收录16篇;出版《Advances in Plant Biotechnology》等著作及教材5部。先后到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访问交流。为巴基斯坦、纳米比亚政府官员开展“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培训120多人。

 

810a25fbb43572afe23fda077e7bf50赵瑞玲,女,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新乡工程学院副校长。牵头负责完成新乡国际商务中心、河南师大附中实验学校、河南省重点工程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等9个项目的实施工作。主讲《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社科联课题《南太行文旅融合下的商业环境设计提升策略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研究》和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师范生全过程全场域师德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工作;《民办高校园林专业“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工程学院为例》获得创新应用类二等奖。与团队成员合作发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地域文化视角下民宿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思考》《课程思政视域下生物科学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研究》等多篇论文。

 

牛立元,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曾任河南科技学院校实验中心主任、教务处常务副处长、资产处处长等管理职务。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生化、高级生物化学等本科及硕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小麦超高产生理及抗倒伏评价模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10项,参与完成“豫麦32”、“豫麦54”、“矮抗583个小麦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其中抗病虫高产小麦“豫麦54”的综合研究与推广利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麦类作物学报》、《Plant and Soil》、《Field Crop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公开出版《高产抗倒伏小麦选育及评价方法》专著及教材等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等12项。

 

周岩,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9月至20052月在英国NORMAN BORLAUG植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4月至2014年到美国乔治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曾担任河南科技学院生科院副院长,新乡市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理事长,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组学领域科研、教学工作。长期从事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出版专著3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及河南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指导博士后1人,指导硕士研究生28人。

 

张虎成,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带头人。曾任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胶体化学、表面/界面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催化、光催化、化学电源、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领域,研究成果发表在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dv. Energy Mater., J. Mater. Chem. AJ. Energy Chem., Chem. Eng. J.,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Commun., J. Phys. Chem., Sensor. Actuat. B-Chem., Electrochim. Acta, Appl. Surf. Sci.等学术期刊上。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绿色溶剂》科学出版社、《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化学工业出版社、《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科学出版社。参编教材3部,发表教改论文5篇。


87ee71a81890f22dfbe746e60b7bb22

常景玲,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生物发酵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酵素分委会委员;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综合组委员等。曾任新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制药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与生物工程学科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市厅级以上成果1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D-核糖发酵工艺研究》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肌苷系列产品》获河南省首届“兴豫杯”名优特新优秀奖、《肌苷新工艺研究》获河南省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等;《活性干酵母直接转化人参皂苷的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讲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获河南省精品课程,《生物工艺学》获校级精品课程。


17ab43d49a94fd867524ccbe378d634

范文秀,民盟盟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新乡市土壤污染防治专家, 新乡市环评专家,1986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89月—1999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光谱学分析方法研究及超疏水材料和PVC热稳定剂的开发与应用,已合作或单独指导分析化学、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分析等专业博士后、硕士研究生6人。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稀土》、《Materials》、《Nano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Coating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10篇,SC收录21篇。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9年获河南科技学院十佳教师荣誉称号。主编的《无机分析化学》教材获得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奖一等奖。

 

1748242120189张来栋,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建筑师,19887月毕业于郑州 工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主讲课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总体规划。 1988 7月至20034月,在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 设计工作;20034月至20113月,在新乡市盛源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20114月至20151月在新乡市 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152月至今,在新乡学院任教。主持参与完成大中型设计项目60余项,其中主持设计的河南省重点项目八运会体育中心获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河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新乡市优秀设计一等奖;主持设计的黄河宾馆舞厅及河南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餐厅获新乡市优秀设计二、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上海市新民晚报现代印刷中心获建筑工程白玉兰奖。先后撰写专业论著两部,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四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田孟魁,男,教授,河南省伊川县人。1984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1.9-1992.6 武汉大学有机化学助教进修班学习,2005.9-2006.6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河南科技学院化工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常务副处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务。现任新乡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制与评价中心主任,兼新乡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出版教材7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各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鉴定成果4项;主持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主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河南科技学院首届“十佳”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新乡市文明教师、河南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所授有机化学课程为河南省优秀课程、河南省精品课程。

 

微信图片_20230619145938 王秀鸽,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9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同年到新乡工程学院工作,现任教务处常务副处长。主讲《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曾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6SCI源期刊论文,1篇获得河南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编教材4部;主持省厅级课题11项,参与12项;多次获得河南省高校组课件大赛“二等奖”。曾多次获得“文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度获得河南省文明教师,2018年度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称号,2016年度获得河南省民办教育行业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王淑云,副教授,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讲《基础生态学》、《普通动物学》、《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曾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撰写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近20项多次获得校文明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陈红芝,女,198012月生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学院教师,主要承担植物学、植物资源学、观赏植物学、园林花卉学等课程。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厅级成果奖三等奖四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核心论文4篇,著作3部,近五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效果优秀9次。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创业指导师,新乡市名教师质量奖、校文明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40531093155魏燕丽,中共党员,副教授,生物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主讲《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等课程,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SCI 2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1部;主持厅级课题3项,参与7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曾获得“文明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40530172025(1)(1)张晓培,专职教师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市政公用工程高级工程师,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园林教研室专职教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级市政建造师,二级水利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城乡规划师,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审专家,河南省政府采购库评审专家,国家财政部专家库评审专家。



 

寸照王素梅,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河南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新乡市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新乡市科技智库专家、河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现任生物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主讲《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土壤学》、《环境生物学》等课程,近三年编制完成30余项环境影响报告。



 

93122dbfa2f65ea6731cff158c09a1e张民权,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现任生物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承担《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原理》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国土空间规划及城乡规划项目,其中主持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一项,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5项;主持和参与项目荣获河南省勘察设计奖1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


 

李保印,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芳香植物研发中心主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植资源创新与应用、芳香植物栽培、育种、园林应用等研究,建立了中原牡丹品种60份核心种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2篇,主编、参编著作和国家级教材15部,曾主持4项省级项目,此外还进行了园艺疗法理论与实践、康复景观设计、树木文化等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骨干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杨理,男,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新乡市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资源化回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新乡市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主讲《现代仪器分析》、《分析检测技术》和《化工设计》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省市级项目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撰写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获河南省一等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曾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获得校文明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尤扬,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木樨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委员,桂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河南省科协评审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河南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新乡市科技局智库专家,园林树木学党支部书记,园林植物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植物分类、逆境(低温)生理及植物解剖结构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新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先后获校级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亓新华,男,硕士,副教授。主讲《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等课程,长期从事光催化和电化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篇;主参编《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教材5部,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主持和参与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校优秀教师。



 

刘弘,男,硕士,高级实验师,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友会主任。主要从事测量学与测量技术应用等研究。发表论文36篇,主参编著作9部,获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教学论文获省教育厅、社科联教学论文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学效果优秀,并多次获得“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华承伟,博士,副教授。承担《生物反应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生物工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酶与蛋白质工程,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先后主持及参与河南省教育厅“拟青霉β-1,3(4)-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性质研究”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D-核糖发酵工艺研究” 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编《生物工程实验技术》、《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技术》教材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赵俊杰,硕士,副教授。承担《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等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教改论文6篇,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省级质量工程3项,主编教材2部;指导师范生参加各级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各级奖项20余项。获河南科技学院首届教学质量奖一等奖,被评为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文明教师和优秀女职工先进个人。

 

李林波,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发酵工程教研室主任,校优秀教师,承担《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工厂设计》、《酒类工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酿酒酵母抗逆机理解析及酒类风味物质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件,软著1件,参编论著1部,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项,主持及完成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曾获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工科组),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荣获优胜奖。

 

苗志国,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承担《蛋白质与酶工程》、《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农业生物技术概论II》、《畜牧学通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动物营养调控与畜产品品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动物分子遗传与育种方面的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新乡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主持完成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等省级项目。

 

王新生,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科长。主要从事无机材料方面的研究,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参编著作3部。教学效果优秀,并多次获“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A》及《有机化学A实验》等课程。



 

杨莉,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城乡规划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等研究。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获新乡市社科联教学论文一等奖2次,教学效果优秀,并获“文明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课程。


 

 

黄世江,男,中共党员,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与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项,参编教材1部,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曾获学校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工设计竞赛均获得全国二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优秀工会会员”等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课程。

 

郭丽娟,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心理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核苷类等研究。在C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主参编著作1部,参与河南省科技厅委托第三方成果鉴定3项。教学效果优秀,并多次获得“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主讲课程:《食品生物化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张海惠,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植物成分分析等研究。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主持或参与项目5项,参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教学效果优秀,并多次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主讲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大学生创业指导》等课程。



 

李珅珅,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环境科学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金属配合物、环境毒性等方面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CN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教学效果优秀,曾获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校级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和校级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并多次荣获“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文明网民”“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讲课程:《化工工艺学》、《胶体与表面化学》、《工业催化》《环境化学》等课程。

 

杨靖,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蔬菜学等研究。在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新乡市社科联获优秀成果奖等,并多次获“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讲课程:《细胞生物学》。



 

张艳茹,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植物免疫等研究。在SCI、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获社科联优秀成果奖1项。教学效果优秀,并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讲课程:《天然生物活性物质》、《食品微生物》等课程。



 

常文俊,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园林方面的研究。在中文核心,C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社科联课题1项,参与社科联课题2项,获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教学效果优秀,并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讲课程:《园林植物造景》、《风景区与森林公园规划》等课程。


 

郭中甲,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2021级辅导员。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篇,主持相关项目3项,参与3项。曾获“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讲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课程。



 

郭子豪,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生物工程学院教学秘书、城乡规划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建筑立面改造理论与实践等研究。在CN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主持社科联课题2项,参与社科联课题2项,获新乡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1项。多次获得教学效果优秀,并获得年度考核优秀、“文明教师”、“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优秀支援”等称号。

主讲课程:《建筑制图》、《建筑初步》、《城市地理学》、《建筑构造与结构》等课。

 

李海港,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李海港乡建团队工作室创始人,河南筑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顾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编著作1部;主持河南省教学工程项目1项,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完成休闲观光农业规划项目5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个、园林设计及施工项目2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项10余项、国家级设计竞赛奖项6项、国际级设计竞赛奖项10余项。主讲课程:《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工程》。

 

贾浩然,男,硕士,助教,中共党员,园林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生态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等研究。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参与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学效果优秀,并获“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主讲课程:《园林制图》、《三维建模与效果图》、《园 林工程》、《生态景观规划》等课程。


李睿健,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电化学等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主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课程。




 

潘华杰,女,硕士,讲师,化工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工业催化、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主讲课程:《化工导论》、《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



 

王璐,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作物生理及分子学等研究。在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参编著作3部,主持、参加多项科研项目。曾获“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等课程。




宋歌,女,专职教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获河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三等奖1项,完成河南省社科联项目3项、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项目1项,获新乡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指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中获奖。获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学效果连年优秀,并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主讲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设计》、《CAD辅助设计》等课程。


 

孙萌,男,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建筑材料改良、建筑环境模拟研究。发表国家级期刊2篇,省级期刊2篇,主持新乡市社科联项目3项,获新乡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教学效果优秀,文明教师等称号。

主讲课程:《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建筑设计》等课程。



孙萍,女,硕士,讲师,城乡规划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等研究。曾获得国际设计竞赛一等奖。作为主要内容负责人参加省级及以上课题一项。

主讲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等课程。



 

 

王梦霞,女,硕士,中共党员,主要从事生物药物研究,获新乡市社科联调研课题二等奖,教学效果优秀,获“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主讲课程:《生物技术制药》、《酒类工艺学》等课程。



 

 

 

 

郑勤莹,女,硕士,讲师,环境科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研究,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工艺、固废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以共同作者发表论文四篇

主讲课程:《环境生态学导论》、《生态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王朋辉,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酶燃料电池、膜分离、染料废水降解等研究。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主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


 

 

 

徐敏,女,硕士,中共党员,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任教以来以第一作者在CN上发表论文4篇,参与省级课题3项,教改课题1项;市级课题主持3项,参与5项,获新乡市优秀社会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教学效果多次评为优秀,并多次获得“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工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生物信息学A》《免疫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生物专业实验》等课程。

 

杨雯锦,女,硕士,讲师,化工与环境科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修复、土壤水分相关等研究。在SCI、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1项,3项处于公示期。申请行业标准1项。获得TRIZ工程师二级、培训师一级证书。

主讲课程:《环境学》、《环境生物化学》等课程。


 

袁童,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化工系统模拟、中低温废热回收等研究。在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指导化工设计大赛并获全国二等奖,在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三等奖,2022年获得“文明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化工设计》、《有机化学A》、《无机及分析实验》等课程。



b26545cca925018e20e4d25559a5335聂林杰,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与利用方向的研究,发表核心期刊2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主持新乡市社科联一项。

主讲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地理信息系统》。


 

 

 

952a3cae0a48c96ba3d0dc6f6ef84b5王凡,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城乡规划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设计方向,在CN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社科联课题3项,荣获二等奖1项。

主讲课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经济学》等课程。



 

881784a88d337f91933552b31cd9e81毕骄,女,硕士,讲师,园林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向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期刊论文3篇,市厅级项目3项,市厅级成果奖项2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2项,获“文明教师”等称号并多次获得教学效果优秀。

主讲课程:《园林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c62b83a0122f2d407c31a9693b8e76白娟娟,女,硕士,实验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在CN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持社科联项目2项,曾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化工安全与环保》、《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B实验》、《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等课程。






王喆,女,硕士,讲师,中共党员。

主讲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