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艺心疗愈辅导员工作室成功举办了艺术疗愈绘画系列课程第二讲之我的情绪调色盘活动。本次活动以“色彩解码情绪,绘画疗愈自我”为主题,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分析及实践创作,引导参与者探索色彩与情绪的关联性,并借助绘画实现情绪表达与自我疗愈。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内容层层递进,现场互动热烈,参与者反馈积极。


课程以“色彩与情绪的关联性”为切入点,主讲人孙玉玉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阐释了色彩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在“具象色彩的象征心理学”部分,聚焦“红、黄、绿、蓝、紫等色系”背景下来探讨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给人留下艳丽、芬芳、富有生命力、甜美、充实等印象的同时也象征愤怒,危险,交通信号灯中的红色起到警示危险的作用;紫色在日本代表悲伤和无助,在西方文化中,紫色有死亡、幽灵、噩梦的色彩印象。紫色是充满神秘和浪漫的色彩,然而,也容易引发不祥的联想,也有痛苦、阴谋、恐怖的色彩印象。

课程第三阶段,以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的情绪解析”为例,剖析色彩在角色塑造与情绪叙事中的作用。如黄色与星光的能量体的“乐乐”,绿色与尖锐的防御姿态的“厌厌”,紫色与神经质的线条感的“怕怕”,红色与爆发性几何体的“怒怒”以及蓝色与圆润的钝感体的“忧忧”。在《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一书中提到:“愤怒提醒你有人侵犯了你的界限;焦虑提醒你关注重要事物并采取行动;悲伤则帮助你卸下防备,重新连接到自己内心的温柔。”主讲老师以此为例,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每一种情绪的价值,积极地探索和接纳自我,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课程的第四阶段,以“绘制我的情绪调色盘”为题,同学们结合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五种情绪角色的色彩运用,深入探讨了色彩在情绪表达和角色塑造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提到人的情绪可能存在的十二种状态: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绘制了属于自己的十二类情绪色彩(如:希望、快乐、欣喜、忧虑、厌恶、自豪、恐惧、浮躁、悲哀、惊讶、羞耻、愤怒)。通过实践训练,同学们不仅理解了色彩如何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情感,还学会了如何通过颜色观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绘制的情绪调色盘,分享了各自的情绪色彩选择和背后的意义。通过这一过程,大家意识到,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色彩符号,而这些色彩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接纳和调节情绪。

通过“绘制我的情绪调色盘”这一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色彩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还通过自我反思和分享,进一步认识到了情绪的多样性和价值。这种探索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图片/孙玉玉 初审/孙玉玉 复审/李锦钰 终审/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