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人事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名师风采(三)——记生物工程学院教师李珅珅

发布日期:2025-11-13    作者:     来源:     点击:

李珅珅,女,中共党员,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专业教师,从教十余年深耕教学一线,先后斩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殊荣,获评“河南省文明网民”、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以“以生为本、德育铸魂、创新赋能”的教育理念,在化工教学领域书写了“研思践悟、德润桃李”的育人篇章。


深耕课堂,专创融合

“课堂不是知识的单向传输站,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场”,其教学哲学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必须与创新实践同频共振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更转化为可操作的改革路径。

作为《化工工艺学》、《工业催化》等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她摒弃静态教材,实时追踪全球化工前沿动态,例如,在讲授催化技术时,她引入最新企业案例,让学生直面行业痛点;她采用“案例研讨+小组共创+项目制教学”三维一体教学模式,课堂上带领学生分组模拟企业团队,针对化工工艺技术制定解决方案,课下,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带领学生走进本地化工企业车间,深入一线企业车间观摩生产线,以此来促进学生课堂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其主讲的《化工工艺学》因此获评“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教学评价连续多年优秀,为化工专业人才培育筑牢根基。课下学生反馈:“李老师的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行业未来的想象。

DFC42


润物无声,德桃李

李珅珅老师深信“育人无需刻意,藏在每处细节里”,将德育无声渗透于知识传授中,实现“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教育本真。

她巧妙编织价值引领于专业内容,讲授化工史时,穿插侯德榜制碱法打破国际垄断的励志故事,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结合“端牢能源饭碗”国家战略,分析化工行业的责任担当。同时,她贯通古今--从《梦溪笔谈》的古代化工智慧到现代Aspen Plus模拟技术,展现中华科技传承,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感悟文化自信,课堂因而“干货满满又暖意融融”,成为价值塑造的隐形阵地。课下,她以“严谨治学、严于律己”立身示范。作为科研引路人,她指导学生实验至深夜,强调数据真实性;作为生活暖心人,她时常倾听学生困惑,这种“亦师亦友”的角色转换,让学生从她身上读懂责任与操守。一名毕业生感言:“李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方程式,更是做人的方程式。”

63C1B


研思践悟,精进不辍

教育无终点,唯以笃行诠释热爱。李珅珅老师以终身学习者姿态,在“教学-研究-反思-实践”的闭环中持续精进,其成长轨迹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典范。

她紧盯学科前沿,将人工智能在化学工艺中的应用等成果融入教学。同时,建立“学生反馈-教学优化”机制,将晦涩的工艺流程图解化为动态3D模型,提升学习效率。这种“以学定教”的策略,确保课堂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她视教学为研究课题,主持河南省教育强省专项、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项目,探索育人新路径。教育的敬畏驱动她不断突破,教学领域斩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四有’好老师目标下师范生素质能力培养路径创新与实践”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但她仍坚持“教学反思”,记录每堂课的得失。这份热忱让她在从教岁月中“始终保持向上姿态”,为学生成长注入不竭动力。正如她所言:“教师的成长,是学生飞翔的基石。”

8D276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李珅珅老师以讲台为纸、粉笔为墨,在平凡中书写平凡。她用数十年的初心与坚守,在教育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温暖前行。她的故事是深耕课堂的生动体现,更是以爱心浇灌心灵的完美诠释,期待更多学子在她的引领下,向阳而生、逐梦前行!


(初审:郭艳冉 复审:郭煊 终审:樊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