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了大会直播,共同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校领导与师生一同收看。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前进行了统一部署,从任务分工、场地安排、设备调试到人员组织等方面均进行了周密安排。各学院、各部门积极响应,分别设立集中观看点,组织师生员工共同见证这一展现国家实力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性时刻。
阅兵仪式全面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捍卫和平与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观看过程中,师生们全神贯注,心情澎湃,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洋溢在每一个观看现场。

直播结束后,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师生座谈会,校领导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会精神畅谈感悟、共话担当,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起传承抗战精神、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定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汲取前行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进步的实际行动,以昂扬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机关党委
校党委书记 姚远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不仅是对英雄的礼赞,更是凝聚民族力量、守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大学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将活动中凝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下一步,学校党委将带领全校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让他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执行校长 罗士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画面,将历史的厚重与今朝的辉煌紧密交织,全面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捍卫和平与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强大能力。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精良先进的国防装备、昂扬奋进的队伍英姿,每一帧都令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内心深处涌动着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与骄傲。作为执行校长,我深感育人使命与家国责任的紧密相连。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阵地。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踊跃参军入伍、投身国防建设,奋力为国家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党委宣传部政治理论科副科长 高慧珍:此次纪念活动意义深远,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大思政课”,它深刻昭示了和平的珍贵与捍卫正义的伟大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及时把活动精神与感人场景融入课堂教学,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刻认识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筑牢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切实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田萌:80年前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站到世界的舞台上,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的关键公共产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担当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教师 平立凡:天安门广场前铿锵的步伐、响亮的口号,不仅展示了中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更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国家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它超越了简单的仪式感,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正如评论所指出的:“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汲取历史的智慧;不是沉溺往事,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教师 时海霞: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将阅兵激发的爱国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科教报国的实际行动,带领年轻人深入了解抗战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激励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体育学院
院长 杨守民:今日阅兵式展现了我党、我军、我国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我真心地为祖国的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高校管理干部,我们要立足岗位,铭记历史,继续保持不懈奋斗的作风,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
教师 冯文杰:这场阅兵,既是对胜利的致敬,也是对和平的守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看到了“体育”与“国防”的内在贯通。阅兵展示的不仅是装备,更是纪律、协同与精神风貌,这与体育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以身体训练塑造意志品质,以团队运动培养协作担当,以公平竞赛涵养规则意识。我将把这份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让他们在体育中强筋骨、塑品格,成为维护和平与正义的有生力量。
生物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孙萌:铸魂强军!砥砺担当!观看阅兵仪式,每一幕都让人热血沸腾。作为院党委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要把阅兵激发出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基层党建的动力,带领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真抓实干;要以“强军精神”为指引,凝聚干群合力,破解发展难题,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新征程上,我们必将紧跟党的步伐,以奋斗之姿书写基层担当,为民族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辅导员 张楠:震撼!自豪!奋进!今天和同学们共观九三阅兵,每一幕都让我心潮澎湃、热血难平!作为教师,我深知肩上责任千钧,要把这份震撼与感动融入课堂,用阅兵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引导他们以青春之力担时代之责。我将以教育为炬,点燃学生强国之志,为民族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化工231班 常宇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把这份热血化成动力,认真学好每一堂课,强身健体,将来为守护祖国、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祖国放心,我们这代少年,一定会接好接力棒,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信息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李超 :观看阅兵式,我深刻感受到“和平”的重量。作为新时代育人工作者,我们当以先辈精神为炬,在各自岗位上精进不息。铭记历史,不是沉溺苦难,而是以更坚定的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征程。九三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
计科243班 任思龙: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我的心也随之沸腾。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铸就了今天的繁荣,我们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品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张晓娜:此次阅兵既展示了国防现代化与科技化的辉煌成就,也彰显了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卓越进步。这场盛典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日常实践,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辅导员 周笑楠:战旗与铁甲诉说着抗战精神,传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更彰显现代国防实力。阅兵不仅是展示,更是警示:历史不容忘却,和平需以力量捍卫。我们要铭记历史,爱护和平,将之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增强捍卫和平的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郑俊珂:抗战精神需要在传播中弘扬,更需要广大青年在实践中传承。机电学院党委将持续以党建引领,立足高校育人使命,引导机电学子将专业所学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以机械之精度刻写历史之厚重,以工程之智慧传承精神之火种,培育能以专业所长助力国防发展、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学子,以教育实效回应“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
教师 任莉:这场阅兵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全面展示功勋战旗和老番号,军乐团和合唱团现场奏唱《松花江上》等抗战经典曲目。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观者在震撼与感动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电气234班 王炫龙:“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次阅兵观礼让我更加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外国语学院
党委副书记 王伟: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作为外院人,我们肩负着跨文化交流的使命。我们会将观礼的感动转化为动力,深耕语言专业,用精准的表达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传递和平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国家对外交流事业贡献力量!
教师 张智深:对我们当代青年教师而言,要将满腔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与报国之行,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上进,勇于创新,锤炼教学本领,更要传承好“不怕牺牲、团结奋斗”的精神,青年强则国家强,让青春在为国家发展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艺术学院
党委副书记 王永刚:这次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深感振奋。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动作,源自铁一般的纪律和刻苦训练,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工作既要坚持“铁的纪律”,狠抓学风,引导学生守规矩、有担当;更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学生挑战考研、参加竞赛,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我定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带领学工队伍坚守育人阵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艺术英才!
教师 孙雯: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国家强大实力,更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不仅是民族自豪,更是立德树人的精神根基。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235班 刘榴:看着各个方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豪迈受阅,我的内心满是滚烫的激动。吾辈当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荣光,让英雄的故事永远在中华大地上回响!
文法学院
党委副书记 张振华:此次观礼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们将以此次阅兵为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特别要发挥文法学院学科优势,加强对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和传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法治人才和文化传播者。
辅导员 马莹莹: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观看阅兵仪式,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使命。我要以阅兵仪式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245班 何容欣: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回望,对和平的守护和对未来的宣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未来的期望,我们要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在缅怀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凝聚精神中奋勇向前,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委副书记 张震:当战车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当战机划破长空留下绚丽的彩带,当军人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检阅,我的内心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所震撼。那些“钢铁洪流”诉说着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凡历程。然而,比这些钢铁巨兽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坚毅的面孔——士兵们目光如炬,身姿挺拔,他们构成了国家的“血肉长城”。在这刚与柔的交织中,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守护和平的意志与温度。这不断提醒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共同奋斗,才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荣光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辅导员 孙诗韵:天安门广场盛装以待,长安街上一派庄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在此举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内心澎湃不已,不禁想到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战火中坚持办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这是何等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观看阅兵式让我倍感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价值的引领者。我们需要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初审/杨潇 复审/杨利豪 终审/刘荣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