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7月2日,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前往焦作市红色教育基地——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市党政军机关旧址,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队首先走进位于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的十二会村,这里被誉为解放战争时期焦作的“西柏坡”。在太行区第四专区旧址,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屋内保存的当年机关首长使用的桌椅、板凳、油灯等物件,讲述了它们背后的故事。讲解员还提到,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组织在此领导焦作地区的抗日斗争,黄新友少将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奋斗。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对焦作解放区的进攻,太行区第四专区等单位转移至此,继续领导军民开展对敌斗争。同学们认真聆听,仿佛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不易。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与焦作煤矿发展相关的地点。讲解员介绍了焦作煤矿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焦作丰富的煤炭储藏已为世人所知,唐末宋初形成一定规模,清末有大小煤窑800多个。1898年,英国人设立的福公司攫取焦作开矿权,而1919年开工建设的王封矿,更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讲解员还讲述了焦作煤矿工人为声援“五卅运动”举行的反帝大罢工,历时近8个月,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毛泽东曾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同学们了解到煤矿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对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充满了敬意。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焦作市委市政府旧址。讲解员细致梳理了其发展脉络,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焦作地区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故事。从党组织的建立到带领人民抗击外敌,从解放焦作到建设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心血。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讲解员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大家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勇担时代重任。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加深了同学们对红色历史与地方发展历程的认知,强化了对革命精神与奋斗精神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初审/曹金艳 姬家懿 王晶晶 复审/温雪燕 殷可 终审/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