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外国语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助力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6月27日,外国语学院在语音室3成功举办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申报论证分享会。
本次分享会由梁晓冬主持,特邀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刘泽权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分享会上,刘泽权从家国与跨学科意识、项目介绍、选题技巧、论证过程到申报提交等环节进行了系统剖析。在“家国情怀与跨学科意识”环节,他提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以学科发展现状为基点,系统解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内在关联,深度审视学生群体的中西文化认知态度,精准锚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此基础上,应从四个维度践行时代担当: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强化翻译转化意识,并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战略抓手,通过跨学科整合思维推动外语教育从语言技能传授向文明互鉴桥梁的范式升级。在项目介绍环节,他介绍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别之一,受到重视的程度愈来愈高,已经成为高校尤其是中青年社科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增长点;在选题技巧方面,刘泽权强调要立足学科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从独特视角切入,确保选题兼具创新性与研究价值。针对论证过程与申报提交,他逐一拆解关键要点,细致讲解申报书撰写规范、逻辑架构搭建等内容。同时,刘泽权强调关注时事政治对学术研究与项目申报的重要性,引导教师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信息,把握学术动态与政策导向。
此次分享会的举办,不仅为外国语学院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加深了教师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的理解,更为学院教师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拓宽了思路,有力推动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朝着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发展,对促进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