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艺术空间

每周一曲|中国名曲鉴赏之抗战时期音乐——《在太行山上》

发布日期:2025-10-13    浏览次数:

《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

作曲家介绍: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幼年时随母亲侨居马来亚谋生。1918年回国后,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酷爱音乐。1935年回国后,他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193710月,冼星海到达武汉,参加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参与主持抗战音乐工作。期间,他创作了《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著名抗日歌曲。


作品介绍:

《在太行山上》是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二部合唱进行曲。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上现实的战斗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以复二部曲式结构写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属小调色彩。乐曲开头部分“红日照遍了东方”是一个强有力的旋律上行,恰似红日东升,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仿佛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氛。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没在高山密林、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该部分的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歌声随着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小调上,前后呼应、完整统一。202593日,该歌曲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演绎。

(音频来源:新乡工程学院校园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