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子行吟图》 傅抱石 1942年 106*102cm 水墨设色
作者简介:
傅抱石,号抱石斋主人。是中国“新山水画”代表画家、美术史论家。于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画、人物画,其山水画独创的“抱石皴”,笔法飘逸豪放,将其山水画的境界推向了新高度;其人物画也独树一帜,因傅抱石的人物画深受魏晋南北朝古风影响,故多作仕女、高士等高古形象。
作品介绍:
《屈子行吟图》创作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民众在抗日救亡反侵略的战争中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决心日渐强烈坚决,而屈原作为战国时期的爱国英雄早已深入人心,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爱国典范和象征。故而傅抱石借笔下屈原的相关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爱国英雄屈原的崇敬和热爱,同时也抒发了画家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切热爱及责任之心。在傅抱石的心灵深处与这些爱国诗人有着同样的家国坎坷经历,他视古人为知己,抒发胸中志趣情怀,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传递在笔墨纸间。
傅抱石的屈原人物形象在用笔用线上虽然有借鉴顾恺之“高古游丝描”,但比顾恺之的线条更加遒劲有力,更加富有节奏和韵律感。其描绘人物笔墨流畅贯通、造型高古典雅,既有墨骨设色渲染,又有线条勾勒,宛如气势宏大的交响乐,将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内在情感思想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幅作品不仅是傅抱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